|
“老张呀,今年你家的果树涨势不错,等秋天一定是个好收成,要注意田间管理。”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白河街道林庄村党支部书记任喜玲一边与贫困户拉家长,一边了解情况。
2015年3月,任喜玲当选林庄村支部书记。她面临一个大问题:林庄村是有名的上访村,村部四间房子年久失修,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大,人心不稳,矛盾丛生。怎么办?面对困难,她不抱怨,没有退缩,带领支部成员,深入走访,她走遍了全村14个组,走访了800多户,占全村总家庭的80%。每到一户,她都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详细记下家庭基本情况,计算收支情况。通过走访调研,村两委确立了脱贫攻坚统揽工作的思路。
林庄村是一个农业大村,贫困人口识别比较困难。任喜玲带领村两委人员,依据相关政策、操作流程,依靠群众,经自评、推荐、评议,全村精准识别了六户建档立卡户,经公示群众一致认可。任喜玲亲自整理档案,认真核算每一个数据,填写每一份表册,有一段时间,吃住在村部,熬了不少不眠之夜。能吃苦,底子清,这是村民和区、街道对任喜玲的评价。
为尽快实现脱贫目标,任喜玲多次召开碰面会,针对每户情况,制定不同方案,做到一户一策,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她与贫困户家庭成员促膝座谈,帮助其树立脱贫信心,点燃对生活的希望。她聘请专业心理辅导师对四户家庭进行心理疏导,邀请农校教授到村进行技术培训,讲述农作物如何管理,果树修剪等知识。她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扶贫资金3万元,对贫困家庭进行危房修缮。她奔波于政府部门,争取到扶贫资金40万元,新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硬化村庄道路。她协调相关单位,为贫困家庭解决了两个就业岗位。她把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放在首位,困难家庭共有6名学生,她一一与学校联系,代表村委诚恳请求学校,对贫困家庭子女多一点优惠,多一点方便,学习上多一点辅导。2018年,林庄村实现整体脱贫。
任喜玲公道正派,勇于做群众的“主心骨”,她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真诚沟通,积极解决,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大事小事争取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她尤其关注低保户、残疾户、孤寡老人,遇到恶劣天气,她挨家挨户转,群众冷暖挂心间。林庄村一举甩掉“上访村”的帽子,多年来村里再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
|